已过清明节,仍余料峭寒。
风声生树底,雨气满林端。
堤草青犹短,山花湿未干。
季方千里隔,谁念客衣单。
雨寒忆舍弟。明代。萧翀。 已过清明节,仍余料峭寒。风声生树底,雨气满林端。堤草青犹短,山花湿未干。季方千里隔,谁念客衣单。
(1339—1410)明初江西泰和人,字鹏举。少孤,好学,从学于刘子高。洪武十四年以贤良应制,赋《指佞草诗》,称旨。授苏州府同知,历山东盐运副使,以勤俭廉介称。 ...
萧翀。 (1339—1410)明初江西泰和人,字鹏举。少孤,好学,从学于刘子高。洪武十四年以贤良应制,赋《指佞草诗》,称旨。授苏州府同知,历山东盐运副使,以勤俭廉介称。
夏夕戏作艳曲。明代。韩上桂。 浣沙溪上纻罗轻,少小吹笙学凤鸣。近水荷花贪并蒂,依人燕雀羡双成。舞长自喜迎仙袂,烛灭何须绝客缨。已遣风光牵宿醉,独无凉雨解新酲。
赠性甫。。邢参。 僦却楼居恣赏春,临溪更得采香蘋。一瓢醴酒常浮月,数箧遗书不受尘。静语未尝关世务,醉眠多是任天真。耆年无恙贫无虑,绛帐传经喜有人。
叠前韵 其二。明代。庄昶。 峡束蒹葭带客舟,江涵星月傍人流。悲歌绝意关人世,纵饮无钱解杖头。海角往来都此兴,心端涬溟浪谁愁。不眠犹抱閒来膝,山狎浮云水狎鸥。
代柬谢袁兄。宋代。刘宰。 渔樵并舍两相忘,三径回看久就荒。只有生平真活计,湖光万顷接山光。
赠越僧。明代。张元凯。 飞锡常携海上霞,万松深处挂袈裟。孤云寄迹元无住,流水将心未有涯。文字不曾离贝叶,因缘还出在莲花。来时一苇轻千里,何似吾家博望槎。
再访左卿居九条胡同门临石井 其一。明代。王彦泓。 欢筵散后剩无聊,淡日庭阴雪未消。买笑敢云非措大,送愁无奈是茶娇。萧疏客从才三骑,曲折胡同到九条。望见井床私怅望,莫应愁减丽华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