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礼趋庭日,风尘筮仕辰。献荆思报国,捧檄冀荣亲。
肇典丹阳校,旋苏海邑民。渔盐千古旧,弦诵一朝新。
浩荡王纲解,艰虞国步屯。遂令娱綵士,几作负羁臣。
天地裨忠孝,云山获隐沦。陶潜犹纪晋,黄绮肯归秦。
体病相如渴,家伤原宪贫。将何具甘旨,并□窘晨昏。
善事行惊俗,高居德照邻。儒言存道脉,野趣任天真。
里巷称耆艾,乡邦礼缙绅。时方瞻故老,世忽哭斯人。
莫驻桑榆景,翻全宠辱身。声名应不泯,传播必殊伦。
循吏光前史,文场殿后尘。遗音悲贾鵩,绝笔叹姬麟。
有客含情切,长涂洒泪频。知心遗鲍叔,交谊失陈遵。
零落今如是,襟怀孰可陈。未悬徐墓剑,空忆汉江纶。
独立西风里,老吟东海滨。此生何所托,歌罢复沾巾。
哭汪遁斋二十四韵。元代。戴良。 诗礼趋庭日,风尘筮仕辰。献荆思报国,捧檄冀荣亲。肇典丹阳校,旋苏海邑民。渔盐千古旧,弦诵一朝新。浩荡王纲解,艰虞国步屯。遂令娱綵士,几作负羁臣。天地裨忠孝,云山获隐沦。陶潜犹纪晋,黄绮肯归秦。体病相如渴,家伤原宪贫。将何具甘旨,并□窘晨昏。善事行惊俗,高居德照邻。儒言存道脉,野趣任天真。里巷称耆艾,乡邦礼缙绅。时方瞻故老,世忽哭斯人。莫驻桑榆景,翻全宠辱身。声名应不泯,传播必殊伦。循吏光前史,文场殿后尘。遗音悲贾鵩,绝笔叹姬麟。有客含情切,长涂洒泪频。知心遗鲍叔,交谊失陈遵。零落今如是,襟怀孰可陈。未悬徐墓剑,空忆汉江纶。独立西风里,老吟东海滨。此生何所托,歌罢复沾巾。
(1317—1383)元明间浦江人,字叔能,号九灵山人,又号云林。通经、史百家暨医、卜、释、老之说。初习举子业,寻弃去,学古文于黄、柳贯、吴莱。学诗于余阙。元顺帝至正十八年,朱元璋取金华,召之讲经史。旋授学正。不久逃去。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。后避地吴中,依张士诚。见士诚将败,挈家泛海,抵登、莱。欲行归扩廓军,道梗,侨寓昌乐。元亡,南还,变姓名,隐四明山。明太祖物色得之,召至京师,试以文,欲官之,以老疾固辞,忤旨。逾年自杀。良为诗风骨高秀,眷怀宗国,多磊落抑塞之音。有《九灵山房集》。 ...
戴良。 (1317—1383)元明间浦江人,字叔能,号九灵山人,又号云林。通经、史百家暨医、卜、释、老之说。初习举子业,寻弃去,学古文于黄、柳贯、吴莱。学诗于余阙。元顺帝至正十八年,朱元璋取金华,召之讲经史。旋授学正。不久逃去。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。后避地吴中,依张士诚。见士诚将败,挈家泛海,抵登、莱。欲行归扩廓军,道梗,侨寓昌乐。元亡,南还,变姓名,隐四明山。明太祖物色得之,召至京师,试以文,欲官之,以老疾固辞,忤旨。逾年自杀。良为诗风骨高秀,眷怀宗国,多磊落抑塞之音。有《九灵山房集》。
和兵部何侍郎宜香闺五绝 其四。宋代。慕容彦逢。 乡赋蒙收一日长,文闱恩地自宗房。抠衣获造芝兰室,犹认当年月桂香。
山游怀古。唐代。陈元光。 迅烈驱黎瘴,委蛇陡翠微。汉宫尘漠漠,随社黍离离。圣远津稀问,蟾升树亦辉。晨昏童冠浴,夜静士民嬉。边檄兴师旅,秋深近阻饥。仲由刚协力,曾点志同时。倚曲酬歌去,宣尼正哂而。
送陈宜山廷尉奉召北上。明代。湛若水。 多年不见宜山子,到我来时作别筵。三十星霜同榜日,四千风浪各方天。可堪插翅随凫翥,不尽挥弦送凤骞。北斗瞻依意何极,贯城应在五云边。
同兄子幼春家园秋日 其二。。林朝崧。 墙东灶北甘隐沦,拉许排巢俱放诞。道德遥师苦县聃,呻吟时学郑人缓。尘鞿已脱幸身閒,年矢每催悲日短。烧炼倘无鸿宝术,服食愿求麋角散。
题葛洪移家图。。刘崧。 前行白羊四角羸,谁骑驱者鬅鬙儿。狰狞一犬嘷而驰,举鞭护羊呵止之。背有囊琴结墨絁,妪后负画策以追。少妇驰牛牛步迟,两儿共载兀不欹。大者坐拥斑文狸,小者索乳方孩嬉。母笑不嗔还哢咿,复有鬅者肩童羁。引手向翁如反僛,蹇驴嘷地行欲疲。两耳逆竖愁风吹,老翁庞眉方颔颐。顾瞻妻子色孔怡,似语前行路向夷。尔兄在前尔勿痴,汝母正念尔弟饥。高帻髯奚荷且持,药瓢囊襆何垂垂。有救者柄相参差,傍有二卷一解披。趁行苦忙奚不知,我观此画喜复疑。问翁为谁莫可推,或云葛令之官时。移家勾漏乃若兹,人生多累在侈靡。如此行李胡不宜,骨肉在眼无馀资。非有道者焉能为,陈岩作图真画师。笔迹缥缈如飞丝,中有妙意世莫窥。我吟将为仕者规,如不见画当求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