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畔独步寻花·其五

江畔独步寻花·其五朗读
发布时间:6小时前

黄师塔前江水东,春光懒困倚微风。

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?

译文

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,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。

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,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?

注释

江畔:指成都锦江之滨。

独步:独自散步。

塔:墓地。

一簇:一丛,无主--没有主人。

江畔独步寻花·其五创作背景

 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,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或唐代宗宝应元年(762年)春。上元元年(760年)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,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,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。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,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,写下了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这一组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308

2、周啸天.唐诗鉴赏辞典补编.成都:四川文艺出版社,1990:276-277

3、林从龙.古典文学名篇赏析(第二辑).合肥:黄山书社,1983:39-42

  诗题为独步寻花,组诗的第五首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。“黄师塔前江水东”,写具体的地点。“春光懒困倚微风”则写自己的倦态,春暖人易懒倦,所以倚风小息。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,看那“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”。这里叠用爱字,爱深红,爱浅红,爱这爱那,应接不暇,但又是紧跟着“开无主”三字来的。“开无主”就是自由自在地开,尽量地开,大开特开,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,诗也如锦似绣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...

杜甫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渊明苦长饥,中年求一官。归来莳松菊,颇觉生理难。

我恐须出仕,未出心已寒。好谢山巨源,作吏废游观。

()

仁寿生辰节,君王进玉卮。寿棚兼寿表,留待北还时。

()

墙角光仍隐,檐牙淡欲流。葛衣凉似水,板屋静于秋。

山鬼吊灯暝,林鸦绕树幽。关河同一照,惆怅此淹留。

()

驱马汴河西,从此游帝乡。瞻言驿堠短,喜及春日长。

碧瓦映茅茨,人烟密相望。刍茭足供马,亦有酒可尝。

()

一株柳树千条叶。桃根巧向梅根接。花坞暗相通。新花隔几重。

宝函春信杳。水漫红鱼小。半格轴头丝。环环无尽时。

()

公主山亭在,元戎小队回。碧沙沾细雨,白日映轻雷。

已并花边骏,难孤竹下杯。良宵可乘兴,归骑莫频催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