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爱碧阑干影,芙蓉秋水开时。脸红凝露学娇啼。霞觞熏冷艳,云髻袅纤枝。
烟雨依前时候,霜丛如旧芳菲。与谁同醉采香归。去年花下客,今似蝶分飞。
临江仙·长爱碧阑干影。宋代。晏几道。 长爱碧阑干影,芙蓉秋水开时。脸红凝露学娇啼。霞觞熏冷艳,云髻袅纤枝。烟雨依前时候,霜丛如旧芳菲。与谁同醉采香归。去年花下客,今似蝶分飞。
这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词。头两句总写荷塘全景,园林修筑精美,池边护以阑干,芙蓉开时,水光、花色、阑干影,构成了美妙的景色。“秋水”二字,既交代季节时令,更说明池水的清澈。以下三句,好像推近了摄像镜头,用特写的手法突出描绘艳丽的荷花。“脸红凝露学娇啼”一句,把盛开的花朵比喻为美女的脸颊,艳红的颜色如同敷上了一层又薄又匀的胭脂,而花瓣上的露珠则像是美女娇啼的泪痕。显然这是“拟人化”的艺术手法,以花拟人,以人比花,既写外在的形貌颜色,也写内在的情感思绪,是颇具匠心的。以下两句,仍然延续拟人手法并且进一步伸展开来:黄昏时分,落霞与酒杯一色,“薰”染着荷花,呈现着一片“冷艳”;花朵在荷梗上袅袅微颤,好像是凌波微步时美女的发髻。上片调动多种修辞手段,极力描绘荷花之美,下片抒写离别之情,仍然围绕着荷花而展开。时届深秋,烟雨风霜依旧,又是采莲时候。荷花已然结成莲蓬,池塘经霜以后,只剩下了一片枯枝败叶,这景象当然不免有些萧瑟悲凉,但作者把采莲称作“采香”,却仍然保留着对荷花的一丝眷恋之情。最后两句,归结到深切的感叹上——“去年花下客,今似蝶分飞”。时光的流逝夹带着人世的变迁,追思往昔,何以胜情,词章虽已终结而其余韵犹在回荡。
晏几道(1030-1106,一说1038—1110 ,一说1038-1112),男,汉族,字叔原,号小山,著名词人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晚年家境中落。词风哀感缠绵、清壮顿挫。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,称晏殊为大晏,称晏几道为小晏。《雪浪斋日记》云:“晏叔原工小词,不愧六朝宫掖体。”如《鹧鸪天》中的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等等词句,备受人们的赞赏。 ...
晏几道。 晏几道(1030-1106,一说1038—1110 ,一说1038-1112),男,汉族,字叔原,号小山,著名词人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晚年家境中落。词风哀感缠绵、清壮顿挫。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,称晏殊为大晏,称晏几道为小晏。《雪浪斋日记》云:“晏叔原工小词,不愧六朝宫掖体。”如《鹧鸪天》中的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等等词句,备受人们的赞赏。
登用法西郭别城友。宋代。刘黻。 久静还思动,离觞江上斟。文章关世道,科目坏人心。门掩溪云早,舟横野水深。清猿水解事,应向故山寻。
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。宋代。刘克庄。 君子防微谨,嫌疑远未然。从来纳履处,不傍种瓜田。樊圃芸初熟,耕畦瓞已绵。黄台虽可摘,东郭未尝穿。尾虎惩危道,挥蝇慕昔贤。浪云择地蹈,濡血在山前。
台郡八景。宋代。章甫。 置身高踞澄台上,放眼遥空碧海中。不使一层楼尚隔,真誇千里目能穷。龙门倒射沧溟日,蜃气消沉岛屿风。浩淼流波归巨壑,茫茫大半是朝东。
乾封驿早行。宋代。陆游。 己巳被驿书,乙亥戒徂两,扶衰犯霜露,疲惫不可状。夜行星满天,晨起鸡初唱,槁枝烧代烛,冻菜撷供饷。三年走万里,天幸苟亡恙。深知赋材薄,自笑得名妄。宣温望玉座,何以待谘访?春江色如蓝,归舟行可榜。
绿珠词。。江源。 主家富敌国,金谷年年春。楼台艳罗绮,交疏镂檀沉。黄金易歌笑,明珠买妾身。火浣裁舞衣,珊瑚如拆薪。一朝祸凶竖,无乃为妾嗔。捐驱尚可惜,未足酬主恩。昨日掌中珠,今日掌中珠,今日道上尘。女子犹乃尔,区区徒美新。
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轮船窥探三港口。清代。姚燮。 敢肆鲜卑胆,来从内地窥。斤将伤到鼻,燃已急当眉。云压三江动,乌啼万井危。要津犹可据,吾忆李鸦儿。